HK 魏蜀聯軍伐司州 - 蜀 健 著

魏蜀聯軍伐司州:

國戰前瞻:

        蜀魏聯盟後的實力強橫無比,無論從領地或兵力上比較均遠勝吳軍,然而盟軍內部問題甚多,兩國內部均有不少人對聯盟抱反對或觀望態度,更有傳言多個軍團意欲離開聯盟。加上有部份玩家從中挑撥,盟約能維持多久亦屬未知知數。上仗攻打司州一役到最後更落得慘敗收場,盟軍會否一如歷史中的《關東軍》,雷聲大,雨點少,最終功敗垂成呢?

        吳國軍事力之強大有目共睹,上仗展示出驚人的防守力,力保司州,從地圖上看吳國領地遭蜀魏聯盟分斷,須同時面對魏蜀多面攻勢,形勢險峻。吳軍能否延續上仗表現,持續與盟軍對抗呢?


國戰過程:

        國戰初期,在蜀魏城池交接完畢後,蜀軍由《末日雙團》、《聚義堂》、《狂風傳說》、《絕》等團帶領下再次浩浩蕩蕩殺奔司州,同時魏軍主力亦開始向宛城附近發動攻勢。由於人數上佔絕對優勢,蜀軍決意分兵多路,圖令吳軍首尾不能兼顧,蜀軍於官渡附近開始進軍,在攻陷官渡港後利用水軍往司州內陸推進,而陸軍則繼續南下,官渡吳軍抵擋不住,往宛城方向撤退,蜀魏盟軍遂匯合狂攻宛城;

        而蜀軍團《蒼天》、《狂暴傳說》、《星願》等則負責攻擊北揚州的吳軍,《獨酌》、《皇者》等吳國軍團肩負守備重責,初期吳軍死守盧江城以阻擋蜀軍攻勢,一輪激戰後,吳軍敗退,蜀軍乘勢向汝南方向進軍。

        司州各處燃起戰火,蜀國水軍成功攻破魯陽港後,向重鎮弘農發動攻勢,但第一波攻勢被早有準備的吳軍擊退,但盟軍仍然不斷分兵弘農,令吳軍只能繼續被動防禦。至於宛城方面仍然疆持不下,盟軍的兵力仍不足以壓倒吳軍,雙方演變成持久戰;

        南線的吳軍改變策略,以遊擊方式擾亂蜀軍,因為無法觸摸吳軍動向而陷入混亂狀態的蜀軍,更被吳軍乘勢取回不少失地,吳軍亦趁此時機,分兵多路以期為正在苦戰的司州守軍減低壓力,吳軍團《皇者》等更深入蜀軍腹地,襄邑、定陶等地被吳軍成功偷襲,吳國遊擊隊更曾一度進入青州東阿及蓬萊等地,令南線蜀軍疲於奔命。

        部份正於司州作戰的蜀軍決意先行回防,協助南線蜀軍重整形勢,並迅速打敗吳國遊擊隊及收復失地,更開始於壽春附近集結軍力,向吳國反擊;司州方面戰況起了變化,於弘農與吳軍激戰的盟軍部隊,終於擊敗守軍,成功佔領弘農,盟軍之後更馬不停蹄,將得勝軍投入宛城作戰,吳軍雖奮力作戰最終仍不敵,宛城被盟軍攻陷,吳軍一時間陷入被動狀態。

        於國戰後期,蜀軍全面退出司州地區,並與南線蜀軍於壽春會合,攜手進攻北揚州的吳國地區,合淝、盧江等地很快被蜀軍攻陷,吳軍面對大軍壓境,無法重組有力攻勢,只能邊戰邊退,面對無意正面交戰的吳軍,蜀國繼續向西推進,於國戰結束前將汝南城亦納入版圖之中,吳國則乘魏國正著手接收司州土地之際,趁機攻取許昌、召陵等地,為下一次國戰準備。


國戰總結:

        面對蜀魏的聯手進攻,吳軍表現依然出色,在司州及北揚州等地屢屢挫敗我方攻勢,然而因人數上始終居於劣勢,久戰之下終於被盟軍截斷各地方聯繫而導致慘敗。

        戰前多方揣測並無影響盟軍士氣,盟軍於本次作戰中較上一次國戰有默契,進攻絲絲入扣,令吳軍長期處於被動防禦狀態,利用兵力上的優勢令吳軍首尾不能兼顧,期望下一仗能一舉殲滅吳國。

群英 - 蜀 健